您好!欢迎访问米博体育!

米博体育

中国海参发展历程之二:现代海参养殖起步

2023.09.21


现代海参产业的起步


刺参学名又称仿刺参,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养殖海参种类。


640.png

刺参(左)和正在排放配子的亲本(右)


1954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张凤瀛研究员等人的指导下,河北省海洋水产试验场于1954年开始对成参进行了增殖实验,同时进行了刺参人工授精实验,在实验室内成功培育出耳状幼体和樽形幼体,在1955年培育出2月龄体长为1mm的稚参。浮游期所用饵料为菱形藻和滴虫。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培育出刺参人工苗种,此后张凤瀛等进一步研究了如何提高刺参的人工授精率等问题,并在1957年通过室外水池培养获得了较多的刺参苗种。


640.png

刺参耳状幼体(左),樽型幼体(中)和稚参(右)


20世纪 70年代开始, 廖玉麟先生开始系统研究中国海域的棘皮动物, 报道了西沙群岛的棘皮动物, Liao & Clark于1995年的《中国南部棘皮动物》(英文版), 记录了中国南部从福建到中、西沙群岛的棘皮动物 457 种, 并对各种类的地理分布以及形态差异作了讨论。廖玉麟先生在 1975至 2005年共计描述中国海域的棘皮动物595种, 建立了 6 个新属和 1 个新亚属, 发现新种52 个。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廖玉麟《中国南部棘皮动物》


1972-1975年,山东省长岛县后口大队、山东省长岛县水产局和山东烟台地区水产研究所进行了刺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实验,确定了亲参的采捕时间,采用升温刺激诱导排卵的方式,以扁藻为浮游期饵料,于1973年和1974年获得了大量刺参稚参苗种。研究了刺参生长与温度的关系,认为刺参适宜水温为3-20℃,最适温度为10-15℃,并认为“油泥”(岩礁上洗刷下来的饵料物质,主要成分应为底栖硅藻和微生物有机碎屑)和浒苔粉作为刺参养殖的饵料效果较好。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扁藻(左)和波纹板上的底栖硅藻(右)


1977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利用人工培育的海洋红酵母作为刺参浮游幼体期的饵料获得成功,幼体成活率达到0.2%-5.5%,为海参幼体饵料找到了新的途径。


1978年,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陈宗尧研究员等系统地介绍了刺参育苗室设计、亲参采捕与促熟催产、幼虫培养和参苗养成等刺参人工育苗和养成过程,认为亲参采捕温度应在水温17℃时为宜,幼体培育密度1个/mL为宜,适宜水温为20℃-24℃,他们对5种不同饵料投喂的实验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鼠尾藻磨碎液投喂下稚参的生长率最高。通过在蓄水池进行实验,检测了不同规格苗种的放养成活率,认为4-6 mm是较为适宜的规格。又通过海区投石造礁,投放5 mm的参苗,经过约1年半时间的养殖,最高密度可达8-10头/㎡,平均体重达到70 g,故认为投石造礁是增加海参养殖产量的重要途径。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海区投石造礁

1979年,辽宁金县(现大连金州)水产研究所采用抓紧洗卵、及时选育和投喂酵母片等方法显著提高了刺参育苗的成活率,共培育出苗种100多万头。


1981年,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现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隋锡林研究员等开始以海泥、海藻、鱼粉等为主要原料制成15种配合饵料,并试验了这些配合饵料的投喂效果,得出了几种效果较好的饵料配方。


1984年,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创新了刺参人工育苗技术,采用升温促熟亲参提前产卵、网箱二级培养和投喂人工配合饵料等新工艺,使刺参人工育苗出苗率提高至4355头/㎡。


1985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在蓬莱海珍品增殖中心利用192m³水体培育出幼参323万头,最高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2.3万头/m³。


1986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乔聚海研究员在威海盐场首次将养虾池塘改造为刺参养殖池塘,池底筑人工礁,投放2cm左右的参苗,进行池塘养殖实验。1年半左右的时间,刺参苗种增重10多倍,成活率约20%,验证了池塘养殖刺参的可行性。这一研究开启了刺参的池塘养殖模式。然而,由于当时对虾养殖正盛,且刺参池塘养殖前期投入较大,因此未能引起广大养殖户的兴趣。


1988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孙慧玲研究员报道指出,稚参的附着密度和饵料品种对其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大于水温和换水方式。稚参附着密度0.2头每平方厘米最适合,饵料以鼠尾藻磨碎液最佳。


1989年,隋锡林研究员报道了幼体密度、饲料类别、附着器材质等主要因子对幼体成活率及发育变态为稚参的影响,指出刺参幼体期间适宜的培育密度为0.5个/ml为宜,采用盐藻、湛江叉鞭金藻和牟氏角毛藻混合投喂或单独投喂盐藻培育效果均较好。利用半透明白色聚乙烯或聚丙烯波纹板插入折叠式框架组装成的附着器对刺参浮游幼体进行变态附着,附着密度1-2个/ml为宜等多项提高育苗成功率的关键措施,为我国刺参人工育苗技术的大幅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刺参苗种工厂化人工育苗的技术基础。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牟氏角毛藻(左)和波纹板的稚参(右)


199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隋锡林研究员编著的我国第一部关于海参人工增养殖专著——《海参增养殖》。其中全面总结了海参的人工育苗技术,为我国海参育苗产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隋锡林《海参增养殖》


从上世纪50年代培育出人工苗种开始至80年代末,30多年的时间,我国基本上掌握了刺参人工育苗技术,保证了刺参人工苗种的充足供应,为刺参人工养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人工苗种繁育技术被克服以后,刺参苗种主要用于增殖,例如1983年山东省长岛县利用浅海区进行了海带和扇贝的筏式养殖与海参投石增殖的立体养殖实验,效果良好。


1993年,中国对虾爆发全国性的病害,对虾池塘养殖业受到严重影响。以此为转折,我国山东、辽宁等地的池塘养殖纷纷转养海参。


2004年,大连海洋大学(原大连水产学院)常亚青教授等出版了《海参、海胆生物学研究与养殖》,不仅全面介绍了海参的生物学、生态学、人工育苗、增养殖和遗传育种技术,更对海参池塘养殖中池塘建设、造礁方法、苗种投放和养殖操作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该书的发行和传播培养了众多的海参养殖专门技术人员,在当时成为我国海参养殖从业人员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海参池塘养殖初始兴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常亚青等《海参、海胆生物学研究与养殖》


本世纪初,池塘养殖方式迅速成为刺参养殖的主要方式。2004年,山东和辽宁两省的刺参池塘养殖面积即达到354km2,产量达到5.14万吨,产值超过百亿元。至2022年,我国刺参产量逐年上升,最高年产达到25万吨左右。


微信图片_20230921143621.png


2003年,福建省霞浦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首次从山东引进稚参进行室内池暂养,并于2004年海上试养成功。自此,我国南方尤其是福建省霞浦县开始了“北参南养”模式。该养殖模式主要是利用海域环境适宜的养殖海区设置筏架和塑料网箱,从北方购买大规格刺参苗种,利用当年11月份至次年4月约5个月的低水温时期进行养成,一般搭配投喂干海带、海泥、鱼糜等饵料,至收获时可使刺参体重增重达300%。


南方刺参养殖由于养殖周期短,且单产远远高于北方池塘,因此,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南北结合的海参养殖趋势。


主要资料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棘皮动物分会整理提供


(未完待续)


米博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