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米博体育!

米博体育

分会专家委员-杨红生: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

2022.06.03

央广网北京6月2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海洋牧场3.0阶段呼之欲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米博体育专家委员、博士生导师杨红生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经过百年演进的海洋牧场,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升华,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以数字化和体系化为驱动力的涵盖淡水和海洋的全域型水域生态牧场即将到来。


我国海洋牧场蓬勃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主要渔业国,可用于养殖的海域面积远超过120万平方公里,相应海域若充分利用起来,其产生的优质蛋白可与18亿亩耕地产出相媲美。

据杨红生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展了海洋牧场实践,主要方式为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1979年,我国在广西钦州沿海区域投放26座试验性小型单体人工鱼礁。1984年成立全国人工鱼礁推广试验协作组,推动人工鱼礁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据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用于海洋牧场建设的资金总数达55.8亿元,已建成海洋牧场200多个,投放鱼礁超过6000万空立方米。

  “海洋牧场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增殖增加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牧场生境营造如影随形、相得益彰的措施是增殖放流。”杨红生表示,海洋牧场建设恰似筑巢,增殖放流如同引凤,二者缺一不可。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黄渤海和东海开展对虾的增殖放流试验。2006年以来,《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相继颁布实施,沿海各省市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活动。其间,我国累计举办增殖放流活动场次超过1.5万,参与人次超过300万,放流水域遍及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累计增殖各类水产苗种3727亿余单位。

杨红生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海洋牧场1.0阶段,其核心是渔业资源增殖,手段是人工鱼礁建设与增殖放流,以农牧化和工程化为驱动力,目标是经济效益,但没有引入环境的概念,更没有引入生态系统的概念。

“时至今日,国际上海洋牧场建设仍以人工鱼礁投放与增殖放流等方式为主,在理论与技术方面未见显著突破。”杨红生表示,我国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加强海洋牧场建设已成为“两山”理论在海洋领域的重要践行方式,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出现,海洋牧场也由1.0阶段跨入2.0阶段,即海洋生态牧场。

据杨红生介绍,目前2.0阶段的海洋牧场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二是陆海区域有机衔接融合,实现“盐碱地生态农场-滩涂生态农牧场-浅海生态牧场”的“三场连通”;三是坚持“三产”贯通,形成水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休闲渔业”三产融合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架构;四是坚持生态化、工程化、自动化、信息化“四化”同步,这是海洋牧场2.0阶段的集中体现和发展方向。

“海洋牧场2.0阶段的建设更富创新性。”杨红生表示,一是建设内容更加丰富。随着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稳步推进,我国自然生境构建、苗种培育、设施与工程装备、环境监测评价等海洋牧场建设关键技术逐渐成熟,增殖放流也得以加强。“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900多亿单位。

二是建设技术显著提升,突破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构建形成海上的“绿水青山”。主要表现是:“因海制宜”,突破了南、北方典型海域生境修复新技术,完成了海洋牧场生境从局部修复到系统构建的跨越;“因种而异”,突破了关键物种资源修复技术,实现了生物资源从生产型养护到生态型养护的跨越;“因数而为”,突破了环境与生物资源远程实时监测和预警预报技术,实现了海洋牧场从单因子监测评价到综合预警预报的跨越。

三是建设模式推广示范。截至2021年底,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15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相继获批建设。2016-2020年,农业农村部共投入26亿余元,支持113个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累计投放鱼礁超过5000万空立方米。

与此同时,海洋牧场作为海洋渔业的新业态,具有显著的固碳增汇能力。据测算,我国已建成的海洋牧场年固碳量达到32万吨,消减氮2.8万吨、磷2795吨,每年产生生态效益1003亿元。

三大问题亟待解决

海洋牧场虽然得到了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杨红生认为,当前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技术体系亟待创新。实现理念、装备、技术、管理的现代化是成功建设海洋牧场的关键。因此,相关原理亟待揭示。例如,基础生境构建机理、牧场海域小尺度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分析与生物承载力评估、资源最大可持续产量预测等,均是有效实施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的前提。

同时,现代化工程设施设备亟待研发。尤其是适用于不同海域的高效资源增殖养护设施、资源环境监测装备和大型海产品自动化加工设备。

再次是相关技术亟待突破。诸如海洋牧场科学选址和生态均衡布局、食物网结构优化、生物制御、生境适宜性评价、目标导向性鱼礁设施设计、资源高效增殖与生态采捕、生态灾害预警预报等。

此外,管理体系亟待提升。陆海联动管理有待加强,需要构建覆盖海洋牧场全过程的专家决策系统等。

二是规划建设标准体系亟待制定。现阶段海洋牧场建设标准体系尚未完善,需要加强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定,并根据海域所属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地方和团体标准,为海洋牧场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提供支持和指导。

三是建设效果评价体系亟待完善。由于海洋牧场类型、规模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地区海洋牧场建设的成效有所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然而,目前仍然缺乏成熟的综合效果评价体系,难以量化评估海洋牧场建设的成效。因此,亟待制定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以保证海洋牧场建设的质量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方面发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

   “现代化海洋牧场是集环境保护、资源养护与渔业持续产出于一体,实现优质蛋白供给和维护近海生态安全的新业态。”杨红生认为,海洋牧场3.0建设,要找准技术与模式两个层面的切入点,并在五个方面发力。

一是生态工程新技术体系创新。着力在生境修复设施、资源养护设施、生态采捕设施实现技术突破,优化“草-鱼-虾-贝-参”等复合多营养级食物网结构,实现净水保水与资源养护的一体化;创新水生植物高效培植方法,配套人工藻礁投放,建立人工藻礁增殖区;利用大型藻类生产生物能源、有机肥料,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完善贝藻生态价值评估技术,打造贝类和藻类特色产业模块,构建固碳增汇、循环经济新模式。

二是创新精准生产新技术体系。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准定位与高分遥感基础服务,研制浑浊水体机器人自主采收“手眼协同”智能控制设备,研发海洋牧场自主监测水面无人船、水下巡检机器人与水下无人采收机器人等装备;集成应用先进环境和资源监测传感器,研制不同载体跨介质资源环境信息在线组网装备,基于5G通信平台开发资源环境信息实时无线传输系统,构建水域生态牧场资源环境信息化监测平台;开发机械化播苗、自动化监测、精准化计量与智能化采收装备,提升水域生态牧场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建设智能管理新技术体系。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海洋牧场资源环境监测数据,预测不同捕捞强度下主要资源生物量变动情况,制定适宜的采捕策略,实现海洋牧场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资源环境预警/预报与专家决策系统,为水域生态牧场中短期灾害预警/预报等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四是创新景观融合模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通过现代化陆海统筹的海洋牧场建设,构建和谐水域生境,破堤通湖海,构建生态湖海堤,修复淡水和滨海湿地,综合提升陆上湖泊和近海环境质量;建设生态廊道,修复河岸沙滩,让“盆景”变风景;大力发展景观生态旅游,配建陆基或船基旅游保障单元和水上旅游设施,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适度发展游钓渔业;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沿岸观光、岛上观鸟、水上观鲸、潜水观鱼等旅游产业。

五是创新资源融合模式。坚持资源融合,形成集聚效应。未来,现代化水域生态牧场可依托大型综合智能平台和海上漂浮城市理念,综合利用各类水域资源,建设水域城市综合体,解决陆地资源、能源和空间匮乏的问题,提高海洋及江河、湖泊等水域产能,有效推动碳汇渔业、环境保护、资源养护和新能源开发的有机融合,构建新型“人水和谐”发展模式。

六是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坚持产业融合,坚持功能多元。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在北方海域强化以“海珍品增殖”为特色的一产带二产、三产的发展模式;在南方海域强化以“渔旅融合”为特色的三产带一产、二产的模式;在内陆水域强化以“大型水域的一产带二产、三产,中小型水域三产带一产、二产”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范围,实现水域生态牧场的高质量发展。

   在保障环境和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生态牧场与能源开发、文化旅游、设施养殖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创新生态牧场与太阳能、风能、波浪能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深远海智慧渔场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文章转自:央广网

微信图片_20220426194802.jpg


米博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电话
短信
联系